top of page
紫色三條線.png
color test2.png

Ch1

之所以小確幸,是因無法大野狼

外在環境與世代關係都在變變變

黑消費上面的字.png

晚上6:55,阿達的阿公和爸爸在吃飽晚飯後,照例坐在電視機前面,等著6:58的X視晚間新聞。在第四台24小時都有新聞再加網路隨點隨看的時代,他們的慣性依然一如往常。

 

大學畢業半年,三個月前才好不容易才應徵到電信公司企劃專員的阿達坐在客廳,只是為了媽媽切好的芒果。新聞對他來說,不過手機滑一滑瀏覽殺時間的餘興節目,網路上的東西又多又快,電視新聞報的,幾個小時前就知道了。

第ch1文字開頭

「收入遠勝22K!年輕人搶當清潔隊」

芒果吃沒幾口,主播報起對阿達這輩無感,但爸爸一看就嘆息台灣社會又怎樣怎樣的年輕人薪水消息。

「喔,他薪水比你還高咧。」爸爸眼睛看著電視,嘴巴說的卻針對阿達。

 

「吼~2萬8已經不錯了好嗎,我同學找不到工作的一大堆。」

 

「好的不比!」

阿達沒有回嘴也沒有生氣,早被「虧」到習慣了。

 

前一次真的大吵,恰巧也和電視新聞有關。2017年4月,某連鎖超市總裁提到「現在的年輕人很會花錢」,應該要忍耐不計較,只要努力,老闆就會給你加薪。這段談話惹出一連串風暴,最後道歉甚至牽動辭職收場。

 

當時,種田起家的阿公和在貿易公司上班的爸爸都覺得總裁說得沒錯,人就是應該「認份」做,網路上的謾罵有點超過;阿達卻認為時代不同了,在如今的大環境底下,再努力也只會持續被剝削而已。沒想看個新聞講講自己看法,引來親子三代論戰,後來足足冷戰了兩個月。

 

其實,兩邊都對也都錯。從自身成長歷程,任何一方都言之成理,但換位思考說來容易做來難,畢竟不在那個環境長大,感受度天差地遠。

 

在烙印吃吃喝喝、出國玩樂的「小確幸」到底上不上進之前,不妨先把戰後嬰兒潮(1946-1964出生,簡稱Boomers)與迷世代(1978-2000出生)放在一起比較,會發現兩者價值觀截然不同。比方30歲「而立之年」的重心,之於前者是專心衝刺成家立業、買車買房,日子苦一點沒關係,拚到五子登科人生就達標了;之於後者固然也有努力五子登科者,不過平常吃點好的、出國開開眼界感受不同文化,佔可支配所得的比例不低,形成「看起來」把人生目標放在經營日常小確幸的現象。實際上,之所以如此,有一部分源自不得不。

環境巨變1:經濟增長率往下、房價物價指數往上,壓縮購買力

世代價值觀往往與成長過程中的經濟環境密不可分,這是迷世代所面臨的第一個巨大社會改變。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在1952至1979年曾創下年平均成長率9.87%,但自1990年代起逐漸下滑,在1980年代的平均成長率為8.48%,1990年代降至6.63%,2000至2017年更進一步下降至3.66%,大趨勢往下走(註5)

ch1-物價指數.jpg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對照一路往上的房價、物價指數以及「水波不興」的薪資所得,不僅購買力有限,「敢」消費的膽量也難與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台灣名列「亞洲四小龍」的時期相比。「工作十年不吃不喝也買不起房子」的無奈,促使迷世代放棄買車買房的長期大目標,轉求真正實際可掌握的小目標,這是從年輕人角度更加「合情合理」的選擇。

ch1-房價所得比.jpg

​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

計算方法為中位數房價/家戶年可支配所得,單位以「倍」計;數值越大,房價負擔能力越低。

世代環境背景大不同,經驗想法難複製

起薪new.jpg

資料來源:勞動部

世代環境背景大不同,經驗想法難複製

在經濟增長率大趨勢往下同時,產業主流也轉變。我們以迷世代為子代,往前看兩個世代,不難理解其中差異。

ch1-三世代比較.jpg

戰後嬰兒潮出生的時候,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百廢待舉意味著處處機會,從歐美到亞洲大致處於「只要努力做就有錢賺」的氣氛。台灣人憑著「一卡皮箱」就能全球走透透賺遍貿易財;環境污不污染好像沒什麼人在意,重點是我們被譽為紡織王國、自行車王國、電腦王國、遊艇王國、玩具王國、鞋子王國、半導體王國、雨傘王國、蝴蝶王國、蘭花王國……,憑著超強代工能力讓「台灣錢淹腳目」的榮景,既非迷世代所能想像,也非迷世代可企及。現在的迷世代面對大環境不景氣,承受高工時、高壓力、低薪資的勞動條件,卻難以換來順遂暢通的職涯發展,瀰漫濃厚的無力感。

 

進一步比對三個世代的經濟景氣成長率,概略呈「山」字形。中間的戰後嬰兒潮得天獨厚,往前比父母(即迷世代的祖輩)是上升的,往後比孩子(即迷世代)是優越的。當他們以自己的努力與流動經驗對照,不易理解孩子為何難以複製成功路徑,或「硬是」選擇難走、未知的道路。這些「為孩子好」的焦慮與期望,有些轉換為長輩的諄諄教誨,有些變成兩代隔閡或衝突。迷世代儘管年輕、平均學歷高、「懂網路」,但在實質收入表現上,講話很難大聲,又覺難獲認同,代溝於焉加深。

 

影響所及,過去父母輩白手起家、吃苦耐勞的故事,年輕人不再輕易買單。剛滿30歲,從上一份工作毅然離職,現在堅持準時上下班的沛雯(註6),會有這般堅強的「抵抗」並非如媒體講的草莓族,而是來自真實經歷。

0002.jpg

「你出來上班就是想養家活口、餵飽自己,可是為什麼你去找了一份工作餵不飽自己,還可能讓自己以後健康出問題?」

沛雯曾聽長輩提點當個不計較、處處忍耐的社會新鮮人,可是在過程中卻沒感受到這些事情帶來的效益,不禁對上世代的成功方程式產生質疑。迷世代逐漸體認到,過去的成功心法難以一體適用在每個世代,努力固然重要,一味吃苦卻不再是聰明的選擇。

環境巨變2:網路爆炸資訊量,既便利也造成選擇困難

第二個巨大的社會轉變,是網路時代的來臨。1994年,台灣開始可以撥接上網;隔年,全球第一個華文搜尋引擎蕃薯藤成立。1998年,國內網路使用人口首度突破200萬人;2003年,上網人口已突破1000萬人。2010年開始,智慧型手機普及率開始逐年上升,到了2018年已有將近八成的民眾近半年內有使用行動上網(註7)

 

不僅上網人口數增加,網路更帶動截然不同的資訊傳播、社交關係、工作型態、休閒娛樂等面向的社會文化結構質變。Google、Facebook(FB)、Instagram(IG)、LINE、YouTube的逐漸盛行,正式展開社群媒體時代,將網路無遠弗屆的力量帶往新的層級,人們的日常生活與網路分秒相連:去哪裡、做什麼、搜了什麼,手機隨時留有紀錄。現在,要面對的是無限擴張的世界、無窮無盡的資訊以及快速變動的社會潮流,而高達780萬名出生於1978-2000年的台灣迷世代,恰恰成長於這段劇烈變動過程之中。

網路改變了世界許多事物,比方資訊透明與資訊爆炸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現在的年輕人,隨手google就有成千上萬筆的免費資料,幾乎能接觸到任何想知道的事。然而,看似擁有超便利的「幸福」,卻也帶來資訊「過量超載」的副作用:光是每天打開社群媒體,文章、新聞報導、照片、圖片、影音、留言、討論區等資訊應有盡有,一般網站更不用說,沒有找不到,只有看不完。了解親朋好友、公眾人物甚至陌生人的日常生活和生命經驗變得再尋常不過。

 

手機滑一下,從附近哪家店好吃、自助旅遊行程安排、推甄準備心得、新鮮人求職該注意什麼、出國留學對職涯發展的幫助、乃至於婚姻生活的甘苦談等等,每做一件事,都有太多選擇和可能性擺在眼前,隨之而來的利弊得失也看得清楚。於是,選擇更多的另一面反而是不知怎麼選擇。

無限可能下,探索容易定向難,迷惘成常態

迷世代朋友最常向我們訴說對人生未來的「迷惘」,他們在無窮的資訊中迷、在多元選擇中茫。儘管篩選、分類、判讀資訊成了迷世代的生存基本功,但如何在無數的選項中找到最適合自己、最有發展性的那一條路,卻不是搜尋能解,只有自己走過才知酸甜苦辣。

 

在訪談實例裡,從嘉義北上就讀國立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的承翰,在高中同儕中課業表現還不賴,但是對比上了大學後來自各地的同學,加上跨校交流認識的頂尖大學學生後,時常覺得自己還不夠好。

0003.jpg

「這個科系大家會瘋狂想要往顧問業、金融業那種比較fancy(時髦)的產業走。我沒有說那些產業不好,我只是覺得自己了解的世界還不夠廣。導致做出不夠全盤思考或不是最適合我的選擇。」

 

雖然和同儕之間的相互比較壓力逃不掉,但承翰還是希望能找到有興趣且適合自己的工作,時常在別人的眼光與對自己內心熱情的不確定之間搖擺。

 

在資訊和資源都有限的年代,父執輩們常把「有一好就沒兩好」掛嘴邊,有時候做了再說比全部準備好再做,成功機會更大,可是這套方法在現代未必合用。承翰畢業後花了比預期更多的時間在嘗試與探索,「我一直在迷惘啊,哈哈哈。」自嘲之後,他檢視自己的狀態:

 

「我自己會覺得,好,FINE!我也嘗試了三個工作,下個工作應該要定下來了。不然我其實可以感覺到,社會或身邊跟我不熟的人,他們對於我這樣有點頻繁換工作,想法並不是太正面。」

 

儘管年輕世代換換工作,在職場中踏實與迷惘穿插共進,在尋覓合適環境的路途中漸漸找到自己定位是常態,但這個世代的「選擇困難」異常地擴大,導致持續不斷的焦慮不安。

 

「摸索、尋找自己相對喜歡的事情,這條路蠻辛苦的,那個辛苦其實是徬徨。」承翰這段話或許是許多迷世代工作者的心聲。這個世代幸運地可以擁有更開闊的視野,而不受限於上世代長輩的人生經驗,但如何面對生涯發展過程中的每個選擇,在無限可能、對錯與不確定性中安放自己,也是這個世代的特殊課題。

單槓生存大不易,得「斜槓」多買一份職涯保險

資訊爆炸之外,網路還改變了職業型態。在選職業、挑公司這件事情上,迷世代遇到的複雜度提高許多。先說近的,網路發展從桌機時代到手機時代,網拍賣家、代練功(線上遊戲)、代排隊買東西、Uber司機、foodpanda機車餐飲外送員、Airbnb房東……這些職業,在父母輩剛出社會那個年頭,根本還沒出現。現在因應社群媒體、大數據趨勢而流行的社群小編、YouTuber、實況主、資料科學家等等,也都是過去想不到的職業類別。有些職位太新,新到許多公司還不確定怎麼訂定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績效評核指標)。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自民國56年(1967)1月公布試行,至最近更新的民國105年(2016)第10版,單算職業數量,1967年的版本,全台有310種職業;到了2016年,變成517種,49年間共計增加207種、增加率66.7%;平均每年約新增4種。換句話說,假設迷世代的父母是在25歲生下他們,然後這群「孩子」長大到25歲出社會要找工作,相較於他們父母輩原本對職業的認知,就有多達100種新職業冒出來!

 

社群網路時代和產業型態轉變,讓工作複雜度、所需能力的多變性上升,各種跨領域合作也成為常態。職業不再是固定的樣態,職涯路徑也不再是沒有岔路、一路往上爬的過程,職場、乃至於整個世界似乎變得沒有單一規律可循,沒有前輩經驗或前例可參考的職涯路徑也越來越多。

0004.jpg

這些變化都讓迷世代心底感到焦慮與迷惘,五年、十年後的社會會是什麼樣子?自己又會身處何方?眼前多了太多選擇和可能,又面對未來的高度不確定性,年輕世代害怕讓自己狀態停滯,認為必須不斷學習成長,甚至培養跨領域的多元能力,才能適應未知變動的世界。正如近來蔚為風潮的「斜槓」一詞,《斜槓人生》、《斜槓時代》、《斜槓創業》、《斜槓的50道難題》等書籍紛紛登上熱門排行榜 ,年輕世代期待方向與指引的背後,反映的是摸不清未來,以及必須持續精進自身能力以不落後時代的長期壓力。

社群網路,大大模糊工作和生活界線

接著,工作型態改變了,工作和生活能輕易切割的時代過去了。早年沒有手機、沒有行動網路,不會在一天結束後又接到LINE、FB Messenger之類訊息指示要做這做那,工作和生活失去分隔線,彷彿永世不得下班。任何人身心體質再勇健,上有經濟環境壓縮,下要面對網路訊息連環call,撐得了一時,撐不了一世。當網路讓上下班界線變得模糊,加上未有明顯改善的勞動條件,「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年輕世代更難抽離工作,獲得真正喘息。

 

簡言之,短期催促壓力頻繁,長期焦慮迷惘成為身為「網路原住民」的迷世代的生活特性:一方面要面對高壓高工時、下班責任制的工作型態,另一方面要抵抗長久如霧霾般籠罩、看不清未來道路的迷茫感,不掙扎焦慮也難。

環境巨變3:多元開放時代,做頭路與做自己,從分隔走向合一

第三個巨大的社會變化,來自台灣社會價值觀的逐步多元開放。

 

1987年解嚴後,人們擺脫了過去單一言論、出版、集會、旅行自由受限,生活在單一思想空間的狀態。從報禁開放、有線電視出現,到一綱多本和多元入學的教育改革,以及公民組織和政治參與的蓬勃發展等社會轉變,迷世代不像其父母輩生長在相對傳統保守、有標準人生發展常模的年代,對這群年輕人來說,認識自我、追尋自我開始變得重要,而自由、平等、多元則是理所當然的價值。

 

加以基本經濟條件不虞匱乏,迷世代可說比戰後嬰兒潮世代更有餘裕發展個人精神層面的自主獨立,他們看重價值、意義、理念勝於純粹經濟物質,同時,性別、勞動意識相對提升,不願為符合單一社會期待或框架而犧牲自己的生活選擇。

然而,當迷世代價值觀念轉變,對工作和生活的要求開始不同時,整體大環境、職場制度安排和上世代的想法觀念並未相應改變,使得迷世代面對理想生活與現實之間的斷裂和衝突感特別強烈,也更容易產生「生活失調」的生心理症狀。

工作是自己喜歡且認同的,才有動力

迷世代認為興趣優先,期待工作符合興趣,可以做自己認同的事,求經濟穩定不該是工作的全部。31歲,大學時期主修新聞,目前在外商運動用品品牌從事行銷企劃的Amanda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0005.jpg

Amanda很喜歡自己現在的工作,覺得能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即便偶有困難挑戰,工作還是每天都很開心。回溯職涯選擇,她提到父母本來非常希望她走財務,「那個我真的沒有辦法。」她為了擇己所愛展現超強行動力,「找到喜歡的工作不容易,但我要的東西會很努力。」主動聯繫投履歷,最終讓現在的公司憑空開了個職缺給自己。不過,並非每個人都像Amanda一樣幸運,能同時滿足興趣和賺錢需求的工作畢竟不多,探索興趣也往往是上了大學、出了社會才「突然」被鼓勵學習的事,更多年輕世代面對的是日復一日一成不變、沉悶無趣的工作內容,以及在工作中難找到熱情的迷惘、焦慮與無力。

工作要賺錢,也要賺人生價值

其次,迷世代重視合理的工作待遇和個人的工作生活平衡,他們認為應該把自己的生活過好、追求好的生活狀態,而不該為工作犧牲一切。可是,當代大環境下惡化的勞動條件、低薪與龐大的工作壓力常常不允許這種理想情況出現。

0006.jpg

28歲、曾在科技廠工作的Ray回憶:

 

「我離職的那一天才感覺原來之前都那麼緊繃。因為我們是責任制,中控室晚上輪班是有人,如果突然有狀況他會call你,你要馬上去公司;不是睡到七點上班,是晚上三、四點有問題call你就要去了,一直這麼高壓,對我來講寧願不要做這個工作了。」

工作長期侵蝕生活,失去自己的時間與生活品質的強烈失調感,讓台灣年輕世代倍感痛苦。他們拋卻了上世代的「認份做」心態,職場制度卻還難以支撐他們所期望的生活安排。

 

此外,重視公司或主管的價值理念與自己一致、期待工作可對社會或他人發揮正面影響力等等,也都是迷世代所發展出的新工作信念。這些對於年輕人而言理所當然的「高標準」,讓他們出社會以後,「撞牆」撞得滿頭包。

 

迷世代種種壓力不止於此,和上個世代的相處互動也因上述價值觀落差而處處卡關。

 

對工作充滿熱情的Amanda,在主動爭取到現在喜愛的這份行銷工作前,就時常面對家人期待和自己對工作認知的不一致,「他們當然會希望穩定、薪水還可以,然後趕快嫁人生小孩,就是比較傳統父母的想法。」不過,對於像她這樣年輕世代的工作者來說,一份工作「意義」的重要性不下於「條件」。她說:「我不覺得工作是只有在行使別人意志的事吧。」當要離開穩定、離家近而且福利還可以的工作時,免不了遭遇不被理解認同,甚或和家人之間產生摩擦和衝撞的問題,需要花很多心力溝通。

吃苦當吃補的上一輩 vs. 今天吃苦明天吃土的迷世代

出了家門,代溝也出現在職場關係。在「只要努力做就有錢賺」環境下成長的父執輩老闆,對在意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迷世代頗不能理解,好比日劇《我要準時下班》現實版。沛雯就因為準時上下班、假日不接公司電話的堅持,而在開會時當面受到老闆的嘲諷,「他就直接說『你們看沛雯,她準時上下班我都沒有講她什麼啊!』其實根本是反義。」

0007.jpg

回憶起與老闆爭執的過程,沛雯火氣依然,「他甚至說你如果離職,外面找不到像我這樣可以忍受你準時上下班的老闆。我當時有點憤怒,一個禮拜40個小時是勞動合約寫的,為什麼變成是我錯了?」不只討厭鼓勵吃苦當吃補的職場文化,老闆毫無道理的指責更令人難以接受。

 

對職涯迷惘、已換了三個工作的承翰,同樣提到年輕世代與長輩溝通的困難與失落,「我最近明顯覺得他們愈來愈不了解我、不知道我的世界長什麼樣子。」他進一步點出觀念差異核心,「媽媽想要我開心就好,不想我一直跟朋友比較、覺得自己很多事情沒做好或沒做到。畢竟爸媽不可能複製我們的成長過程,很多感受他們沒辦法知道。反之,他們也有很多感受我沒辦法知道,這中間就是代溝。」從經濟環境改變了世代生涯發展機會、網路改變了世代生活經驗,到社會開放改變了世代核心價值觀,年輕世代在生活各層面都遭遇了世代落差的隔閡與失語感。

 

簡言之,經濟成長趨緩、網路帶動資訊爆炸與世界快速變化,以及世代價值觀的徹底翻轉,讓迷世代不斷地累積無方向感、不一致感與無力感;迷世代的「厭世」和追求小確幸心理,某個程度反映了年輕世代整體「生活失調」背後,源自台灣整體社會環境改變和世代落差的多種刺激。大人們難理解不只是世代改變的結果,同時也是迷世代生活失調的「病因」之一。

 

只是,小確幸消費何以成為迷世代生活失調的藥方?又為何是以吃喝美食、休閒興趣以及旅遊為主?這些消費到底怎麼「治療」生活失調呢?接下來,我們分急慢兩種狀態來看。

​備註

註5,資料來源,主計月刊第751期,2018年7月。

註6,為顧及受訪者隱私,本文所提及的所有受訪者,皆以化名和部分改編故事情節處理;圖片也僅為示意情境圖,出現之人物皆非受訪者本人。

註7,資料來源:2018年台灣網路報告,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Untitled-1.png

奧沃市場趨勢顧問專精於兩岸華⼈市場的未來⽣活與消費趨勢研究,特別擅⻑質性研究⼿法,釐清消費者內⼼的想望與動機,協助企業及早掌握潛在消費族群的⽣活脈絡與需求特徵,以投入具備商業可⾏性的創新研發⾏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