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急性生活失調,當然也有慢性生活失調。前者通常引起較大情緒起伏、痛苦指數較高而難以忍受,後者則像某種「悶悶的」、哪裡不對勁的感覺,以生理疾病來比喻,類似長期睡眠品質不佳、胃食道逆流、腎結石等身體健康出現某些「警訊」和不適感,還沒到達需要立即就醫不可的程度,卻會對生活造成不少影響和干擾。
逐漸累積的慢性生活失衡,是迷世代的獨特困境
這種慢性生活失調,是18-40歲迷世代的特殊處境。一方面對自己的未來有許多期許、想像和追求,卻好像怎麼努力也難以達到,表面擁抱「厭世」感自嘲自憐,心底深處的無力感卻揮之不去;另一方面,面對資訊無垠、世界快速變動下的多元機會,到底該具備哪些條件和能力,又如何確立自己的興趣、走出自己的路,持續充滿不確定。再加上時常感受到理想的生活價值和實際的社會規範有巨大落差,爭取和堅持又只被看作想太多或不知足,自然造成不平衡感逐漸堆積,最終使迷世代陷入整體生活失衡、身心失調的狀態。
解決慢性生活失調的方法和處理急性生活失調相當不同,如果治療急性生活失調像西醫打針,快速消除病症;治療慢性生活失調就像中醫針灸,以長期身體調理改善為目標。
首先,練習平復、穩定與調節情緒的能力,是許多迷世代受訪者設法讓自己的生活建立正常規律、情緒感知不偏離軌道的方式,尤其把休閒活動當作自我訓練,直接調整身心抗壓性,是常見的做法。
透過無為的休閒活動,把自己的節奏找回來
35歲、已婚有小孩、擔任科技業工程師的的樂爸,是大家眼中的典型愛家好爸爸。他雖覺得婚後不如單身自由自在,還是很願意為老婆小孩調整與配合,比如說,盡可能準時下班吃晚餐、回家後不用手機,花更多時間專心陪伴女兒,以及共同分擔家務等等
然而,必須工作和家庭兼顧的壓力卻讓樂爸時常情緒不佳,偶爾不自覺地面露不耐煩,或為了些芝麻蒜皮的事情起爭執,影響和太太的感情,回過頭來才懊惱萬分。於是,樂爸開始透過慢跑來調理自己。
「當時跟老婆相處容易吵架。沒試著改變自己,關係就一直惡化,跑著跑著溝通變得好一點,運動對情緒跟體力有很大影響。」
慢跑除了獲得一個人的短暫喘息、思考沉澱時間外,長期下來也逐漸穩定情緒,增加耐性體力,更提升面對生活及家庭問題的心理韌性。
自主掌控和具體產出,用成就感培養生活可控感
其次,現實困境難以改變下,除了即時的紓壓解憂,迷世代也倚賴休閒興趣為其長期、慢性的生活無力感提供「心理賦能」的效果——重新發現在壓抑和挫折的生活之外,還有很多自己可以好好完成,甚至勇於挑戰並突破的事物,進而在過程中重獲自信、掌控感和生活期望。
32歲、現任採訪編輯的小羽,對於登山和烘焙的熱愛就是很好的例子。她特別喜愛烘焙「無形到有形」的過程,以及登山從平地到攻頂的苦盡甘來。
「烘焙讓我覺得時間過很快,因為很專注地做出成品,無形到有形很有成就感、很療癒。過程加入不同的東西,像做實驗很有趣。爬山對我的意義是,你知道腳一直走一直走,你就一定會到。像之前有座山很難爬,我背了十幾公斤,爬四、五個小時,到的時候就覺得『天啊我真的太厲害了,我好愛我自己。』登山只要堅持就能到得了啊,可是人生很多的事情不是你堅持就一定有。」
兩種活動看似一靜一動、一內一外,但努力就有收穫的成就感,以及敢於堅持最終必能達成目標的「逐步踏實」卻是相同的,都能填補迷世代工作或生活受挫的心理匱乏。
簡言之,對年輕世代而言,休閒興趣是改善慢性生活失調的有效方式。透過自己設定生活挑戰,並一步步「過關」,不僅可以創造自我肯定與生活可控感,帶來更多自信與快樂,長期下來,還能產生一種相信生活可以有所改變的深層心理變化。多元的體驗經歷本身也可以變成一種正向感知、自我能力象徵,甚至提供生活啟示,驅動改變發生。
從日常小確幸養出活力小自信
營造生活改變的可能性也來自更積極地累積「可能的日常」,也就是學習、培養將偶一為之的生活探索和體驗,逐步變成日常生活內容的能力。研究中,我們發現許多年輕受訪者會透過休閒興趣,刻意為自己創造生活變化的機會,背後的隱性需求正是面對生活枯燥一成不變,須重新點燃生活熱情的渴望。
「交換學生的城市太無聊了,我就想給自己一些任務,不要虛度光陰。所以我練習一個人去旅行、學東西,還在窗台上面養老麵,做饅頭,也會逼自己每天要跟幾個人講話。」
Amanda分享她到英國交換學生時期,發現上課外的時間時常閒著無事可做,於是有意識地自我挑戰,讓自己習慣性接觸各種有趣的人事物,慢慢地才越過越充實、越過越懂得如何活出活力與自信。
28歲的Ray離開科技廠後,從事各種有趣的生活嘗試成為他的日常。離職後解放了不少壓力,也得到大片空白的時光,他除了重拾攝影興趣之外,也在網路上看各式各樣的講座活動資訊、課程、工作坊,培養多元體驗、練習感受生活,進一步對生活建立自己的一套想法與做法。
「除了接案工作之外,我每天都做不同的事,前天弄藍染,昨天組空氣鳳梨的架子。有太多不確定性,我也不想要有確定性,亂找比較好玩。做那麼多嘗試,每天都是為了更快樂、自由,在生活的小細節裡找到幸福。」Ray說道。
於是,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嘗試,不僅打開年輕世代在制式化的生活中所塵封的感知天線,也讓他們更懂得如何賦予生活意義與快樂——休閒興趣成為生活能不斷炒出新菜色,甚至開發新菜單的重要原料。
生活嘗鮮,不需冒險也可以找刺激
時常找尋新點子、新樂子的生活變化和充實感可以練習、累積「生活設計資本」,不過對於生活穩定、不期太大變動,日子卻略顯平淡的族群來說,劃定在某個可想像範圍內、不須花太多心力、有驚喜但不出差錯、確保可自在享受的「安全新刺激」也不失為一種嘗鮮的選項。
比如說,到處吃吃喝喝、品嚐美食就是相當重要的生活調劑和點綴。35歲、在大學擔任講師的Vincent,目前有存款,工作穩定,生活安定,可不受限地用食物滿足心靈,擁有許多小確幸的消費自由。他有一群老饕朋友,會一起去尋找美味又有理念的餐廳。
「在南港車站有間義大利料理,不是我最喜歡的口味,但我喜歡它的烹調理念跟對食材的講究,還有主廚選擇顧客的堅持。他不接受沒預訂的過路客,唯有愛吃的人才能夠欣賞他的認真跟用心。」
尋找注重餐飲美學的高品質餐廳,享受獨特的味蕾饗宴,成為Vincent增添生活新刺激、創造樂趣的重心。
Vincent直言,「如果說哪些東西是一定要的,一定是每個月都吃不一樣的食物。」除了找尋好餐廳,他平常也喜歡在家做菜,嘗試各種新奇的異國料理。「之前喜歡吃泰國料理跟韓國料理,就會做這兩種。有時看冰箱裡有什麼就做什麼,但會思考一下說彼此有沒有搭配,味覺上面有沒有平衡。」對Vincent自由而規律的生活來說,透過自煮帶來意想不到的趣味和變化,更是惠而不費就能營造豐富生活的調味料。
樂爸也重視生活休閒的調劑,他婚後收入因支付家用所剩不多,經濟壓力沉重,但仍十分強調全家出遊是家庭生活的必須。「四處走走看看不錯啊,會有不一樣的刺激和想法,有更多東西可以聊。整天待在家裡當阿宅,就是聊生活上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但你出去外面走走,看看風景就是不一樣。」生活嘗鮮不只作用在個人,也為婚姻關係、家庭關係注入新能量。
黑消費意在「借黑映白 」,大多兼具生理與心理兩面功能,並非只能療癒心情。好比飲食能止飢解渴又暫化壓力;旅行可以抽離現實環境,也有為下一步充電的作用等等。
充電成長,有了繼續向前的動力
此外,找到適合自己的充電成長方式,可以幫助減低應對環境體制帶來的的阻力,或是認為自己能力不足、迷茫停滯的自我懷疑,甚或逐漸重拾對未來的希望感。比如說,有些受訪者會透過旅行看看台灣以外的世界,開闊視野,讓自己的眼光不只停留在眼前。
阿良創業過程中沒什麼收入,在7-11兼職打工的他,會努力把錢存到一個程度後,和女友到東南亞旅行、體驗當地生活,用最節省的方式打開最寬廣的世界。
「我是真的自由行。譬如我們從北越一路到南越,18天走了十幾個城市,每天都在搬家,還睡超窄的巴士臥鋪,到後來甚至好想家,每天醒來就是吃河粉跟法國麵包,過程蠻累蠻辛苦。可是過他們的生活是我們的目的,而不是去觀光。」
對阿良而言,旅行途中所遇到的人、聽聞的事情,往往刺激、改變他很多既定的框架和想法,並且讓自己更堅強,「我覺得看到外面的世界,你才不會永遠只看眼前,旅遊真的帶給我心靈上很大的成長。」旅行中的跨文化比較元素可灌注自我對話所需的刺激條件,協助驅動重新思考生活,讓人更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以更開放的態度面對生活的艱難與不確定性,是許多年輕世代調整身心與校正失衡感的常見方式。
適合自己的路,是「找」出來的
現實不如理想,存在於日常生活、工作場域,也關乎人生道路往哪去的層次。多數年輕人嚮往知曉自己熱情所在,並從事自己喜歡的事,然而,過去讀書成長卻往往被強調出路的社會框架牽著走,在進大學或畢業後才發現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對未來職涯感到徬徨迷惘。因此,休閒興趣成為迷世代探索人生方向和熱情所在的重要方式,以抵抗世界快速變動帶來的不確定性及焦慮感,以及彌補求學階段沒機會好好探索和認識自我的缺口。
小羽的經驗是一個很好的印證。她回溯大約27歲時,為了精進日語能力、充實自己,帶著出社會近2年的工作存款,離職跑去日本念了9個月的語言學校與料理學校,沒想到這才真正「發現自我」,對自己的心之所向有了頭緒。
「我去日本時發現自己喜歡烹飪超過念書考試,我以前完全不知道。我以為是念書的料就表示我喜歡念書,後來發現其實只是因為拿一張很好的成績單回去,讓父母高興,是我唯一可以討好他們的方式。」小羽說道。
留學期間和同儕的相處,也讓她重新省思與父母的糾結,如何阻礙她看見自己的喜好、追求自己的夢想。她說:
「會覺得室友們都很勇敢,知道自己年輕、優秀,很有自信、很開朗!也不怕跟別人說。我那時想為什麼你們辦得到?只有我常常害怕別人生氣。每件事都在想爸媽會不會滿意,都在為了讓他們滿意。」
短期留學作為一種long stay形式的旅行,這段經歷中大大小小的嘗試和思想上受到的刺激,讓小羽逐漸釐清自己的人生目標,也因此長出面對生活自主掌控及改變的信心。
挖掘能力應用新舞台,打造自我生命價值
年輕世代也試圖多方累積新能力、新知識,來因應這種間歇性迷惘,以及質疑自身存在和價值的困境。在研究中我們看到不少受訪者試圖將自己的休閒或興趣發展成另一項專長,或者尋找在其中學習成長、發揮自我價值的可能性。
「大學學姊成立了YouTube Channel,拍一些台灣街舞舞者背後的故事,發揮平台的影響力,讓舞者被更多人看見。有影響力你的興趣和投入才會發揮價值。」
外商行銷企劃Amanda雖忙於正職工作,仍另外花時間心力和幾個學長姐一起經營YouTube頻道,團隊將串連街舞社群、發揚街舞精神與文化的使命感,化為具體的網路平台。過程中Amanda也無形增進了影音剪輯、文案採訪以及社群經營等能力,並從中感受到自我影響力的創造與發揮,甚至這些能力可能為之後其他的人生選項鋪路。
這是年輕世代的自我「賦能」行動——當身處於大環境的艱難與未知,以及面對正職工作所無法充分滿足的人生探索和自我實現需求,透過休閒和興趣活動的「探索創造」特性,一步步挖掘創新人生的種種可能性,並且培養出更加堅定信念與熱情的心志來克服慢性生活失調。
小結:回充自我能量的黑消費
綜合而言,慢性生活失調難處理的地方在於,它帶來的負面感受常常是模糊而難以具體言說的,並非針對單一特定事件的失落,或者發生猛烈而劇痛的重擊,而更接近對於人生整體的無法掌控、無方向感及無力感,甚或質疑自身存在和生命價值的困境,像是長久難以擺脫的隱隱作痛。
因此,針對上述失調特徵,年輕世代所生成的黑消費深層心理在於「生活循環回充」的賦能需求,並反映在調節情緒及訓練身心抗壓性、重拾生活控制感與生活期望、翻轉生活的沈悶壓抑並打造生活變化、充電成長肯定自己能力、探索人生方向熱情找到自我價值等多種面向。
相較於處理急性生活失調的「CPR急救」,強調即時的抽離和排解,緩解慢性生活失調是長期的心靈健身工程,透過定期修復並強健身心,強化心理層面的正向感受,並驅動前進和改變的力量,如同油電混合動力汽車的循環回收充電系統,將回充能力嵌入日常生活中,讓它產生的能量得以外溢到生活、職場甚至人生。
奧沃市場趨勢顧問專精於兩岸華⼈市場的未來⽣活與消費趨勢研究,特別擅⻑質性研究⼿法,釐清消費者內⼼的想望與動機,協助企業及早掌握潛在消費族群的⽣活脈絡與需求特徵,以投入具備商業可⾏性的創新研發⾏動。